主题 : 崔大林模式领导事必躬亲 足协将验蔡振华分管艺术
天下菠菜公司CEO
级别: 大牌球星
0  发表于: 2010-08-04 00:02

崔大林模式领导事必躬亲 足协将验蔡振华分管艺术

中国足球界目前最关注的一件事便是:蔡振华将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足球场合中第一次露面?他针对足球的第一句谈话该是什么?他将以怎样的心态来介入足球?经历了崔大林长年的“事必躬亲”式的“分管”,中国足球界对于“分管”这个词有着其他项目从业者所不具备的敏感。而且,中国足球这个特殊的项目,管与不管、管多与管少、管好与管坏,都可能招致诟骂,足协历届专职副主席,甚至像此前分管的袁伟民和崔大林这样的部长级干部,都曾被毫不留情地问责、问罪。作为分管足球的领导,蔡局显然必须掌握特殊的“分管艺术”。

  激进型崔大林一个有争议的特例

  “崔局管足球的方式在总局分管领导中是很特殊的。”一位总局工作人员在和记者谈到“分管”的问题时如此表示。在总局,一个公认的观点是,崔大林是一个典型的激进型分管领导。

  崔大林是从辽宁体育局长任上走进国家体育总局的,先任局长助理,后为副局长。袁伟民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中写道:对于崔大林同志任用,当时总局内部有一些不同意见,认为他自身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认为他还是很有工作热情的,而且在地方体育主政那么长时间,会对中国体育有帮助的。从袁伟民的这段话里,大概可以了解到崔大林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领导了。

  “在崔局的心里始终有一个结:能够带领辽足十连冠,为什么就不能带领中国足球打翻身仗呢?所以在其他人都对足球避之不及时,他便成了分管足球的最佳人选。”一位辽宁地方媒体人向记者描述了崔大林激进的原因。在这位媒体人士多年的采访生涯中,一件事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阎世铎时期,曾经在昆仑饭店召开过一次地方体育局长会诊中国足球的一个会议,别的体育局长的发言大多大而空、一概而论,而崔大林的发言则个性鲜明,极力呼吁足管中心一把手一定要深入到足球第一线,亲自解决生活、训练、管理中的问题,他当时还套用了一句话:“人家都说外交无小事,我看足球也是无小事呀。”

  中国足协进入韦迪时代后,崔大林对足协的分管达到一个“高度集权”的状态,以致韦迪的一系列新政,诸如国奥打中超、足协六大中层的调整、成立职业联赛公司等等,都被认为打上了深深的“崔氏烙印”。“这样亲力亲为通常会招来两种评价,一种是,这个领导不容易,值得尊敬;另一种是,这个领导太不像领导了,什么事都要过问,真累。而在中国足球,后一种评价通常会成为主流。”一位足协工作人员如此精辟地总结道。

  袁伟民的三把火和继任者的“常态分管”

  一位在总局工作的行政人员以自己多年的心得分析道:按照中国各行政机关的做事方式,崔大林式的分管,绝不是分管的常态。“崔大林的观点是,足球无小事,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大事小情之区别,并不是事事都要分管者过问,而真正大的层面的政策调整和事关未来发展方向的改革,也往往不是分管领导个人能决定的。”

  一些足协的老工作人员回忆,袁伟民刚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分管足球时,恰巧碰上著名的“5·19”中国与中国香港之战,这场比赛事关重大,袁在比赛前三天专门到足球队和教练队员开了会,但这场比赛中国队输了,并酿成了著名的“5·19”球迷骚乱。袁在随后的几天里的确战斗在足球一线,一边做球队工作,一边做球迷工作。还有一次,是1987年10月高丰文所率领的中国队最后一场比赛前,事关能否进军1988年奥运会,当时袁正在北京参加十三大,特意请假到日本亲自督战,到日本后在队里开了一个战前动员会。那场比赛后中国队第一次实现了冲出亚洲的愿望。“这是关键时刻,体现的是分管领导的重视程度。”

  很多足球界的名宿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提起1992年的红山口会议。袁伟民第二次出任足协主席一职后,掀起了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但这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当时分管体育的国务委员李铁映明确提出,中国足球必须进行彻底改革。正是在这个指示下,袁伟民作为一个当时年富力强、有着光明政治前途的分管领导,承担重任义不容辞,他带领足球圈内人士调研、论证、开会。最后出席红山口会议的领导除了袁,还有时任体委主任伍绍祖、国务委员李铁映。而这体现的是———足球的重大事件是中央的决定,是领导集体的决策。

  这是袁分管时代令人印象最深的三件事。而袁高居总局一把手之后,曾经确定了几个副局长作为足球项目联系人,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分管。

  李富荣,印象最深的是1999年深圳足球工作会议开幕式上,他发表了一篇很宏观的讲话;段世杰,一次在香河召开的足球工作会议闭幕式上,他有一个笼而统的讲话。这些讲话,基本属于适用于各个项目。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他们与足球有关的活动。一位总局人士对此总结道:“指导加审批,这大约是一种正常的分管吧,或者说是所谓分管的常态吧。”

  “作不作为都要挨骂,蔡局何不选择出手?”

  “就蔡振华的年龄、性格、经历和做事方式,很像当年的袁伟民。如果他能以当年的袁伟民为参照,在危急时刻、重要关头和重大决策时,能够挺身而出,主动承担,果断决定,对中国足球就是幸事。”一位熟悉蔡振华的总局人士向记者介绍道。

  事实上,蔡振华所面临的中国足球确实让他很难选择自己的分管方式。“既不能不管,也不能都管,既不能多管,也不能少管,大事不得不管,小事不必去管。难啊!”这位总局人士表达了对于此项工作难度的理解,“以袁伟民的能力和影响力,在他退休时,足球依然是他政绩的最大遗憾和心头之痛,蔡局纵有超出袁的能力,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彻底改变中国足球的面貌,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其实,如果追求有所不为,要招致谩骂,如果追求有所为,也可能招致谩骂,为何不选择后者呢?”

  这个问题也许应该问最熟悉蔡振华的人。“蔡局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更是一个有头脑的领导,我们觉得中国足球不在于你事无巨细,而在于你在重要关口能否做出科学的、符合足球自身发展规律的决定。这一点在乒乓球项目上,蔡局可以说无懈可击。”乒羽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达了对蔡振华接管足球的乐观态度。蔡振华的成功经历在乒羽中心无疑是个神话,但在足球界,人们尚存疑虑也是难免的,所以整个足球界都在期待,期待着蔡在足球上的第一次出手或第一次谈话。

红魔,永远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