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1日(欧洲标准时间),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官方宣布,从本赛季开始到2012赛季结束,在包括欧洲冠军杯在内的9项洲际俱乐部赛事中,国际足联将增加两名底线裁判,从而使得这9项赛事的裁判队伍人数从传统的4人增加为6人。这次在欧洲最高级别俱乐部赛事中关于裁判设置的改动,也标志着国际足联正式开始对2010年以来频频发生的裁判误判事件着手整改。
新政有效期暂定两年
按照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最新公布的裁判安排细则,本年度144场由欧足联组织的欧洲俱乐部联赛,包括欧洲冠军杯这个俱乐部层面最高级别的赛事将由6人裁判组执法。这6人包括一名可在场内随意活动,负责最终所有判罚最终决定的主裁判;两名在边线活动,负责越位判罚以及协助主裁判判罚的助理裁判;两名在门线附近活动,帮助裁判对于禁区内犯规和进球是否有效进行准确判罚的门线裁判;以及负责换人、补时和撰写比赛报告等场外工作,并在其他五名裁判中的任何一名不能够担任执法工作时替补出任相应职责的第六裁判。
早在今年5月28日,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在北爱尔兰纽卡斯尔召开的第123次年度综合会议时就确定了将这个已经于2008年欧青赛上就进入试验阶段的门线裁判制沿用于职业足球联赛的层面。今年5月,这个由英伦三岛四个足球协会和国际足联组成的理事会以全票通过了将门线裁判制沿用于更高级别职业足球赛事的议案。与此同时,国际足联也初步确定了门线裁判制度的适用比赛范围,包括欧洲冠军杯、欧联杯、欧洲超级杯、亚洲主席杯、墨西哥和巴西国内杯赛等在内的9项赛事将会成为门线裁判的试验田。到2012年,国际足联将视乎两年间的门线裁判制度的实验成果举行会议决定是否永久使用门线裁判制度。
国际足联的设想是利用球门后增加的两名门线裁判观察禁区内所发生的身体接触以及违例和犯规动作,并由门线裁判通过电子通信系统对因距离或者视线被挡等因素漏掉的判罚向主裁判提出提醒。两位底线裁判主要在球门后的门线后活动,但在皮球远离禁区,向球场另一端运行的时候也可以进入场内以保证更为细致地观察。
本周,国际足联将会在瑞士尼翁举行有关门线裁判的会议。上赛季曾经执法欧联杯小组阶段赛事的48名主裁判和48名门线裁判将在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的监督之下向有资格执法本年度欧洲赛事的裁判们详细解释有关规则,以便他们能在今年9月17日冠军杯小组赛开始前做好准备,毕竟国际足联的裁判工作已经不容有失了。
世界杯冤案促使大变革
国际足联在世界杯结束还不到一个月,就高调宣布将在冠军杯的比赛中使用门线裁判,和今年以来频频发生的裁判误判事件不无关系。已经远赴美国的亨利远离了欧洲的名利场,他留给了世界足球的回忆,不仅仅是海布利和酋长球场飘逸的刺客形象,还有那个被世人唾弃的手球。在决定两队生死的加时赛中亨利用手两次触球后传给加拉,后者一蹴而就。爱尔兰门将吉文匪夷所思地冲着当值主裁汉森抗议不果,边裁也没有站在爱尔兰人这边。2010年第一桩冤案就此酿成。
事后分析不难发现,主裁判汉森的视线正好被三名爱尔兰球员挡住,而边裁维特博格又被吉文身前的门柱阻拦住视角,两个极端巧合让亨利顺利地躲过裁判法眼,为队友创造了这粒不该存在的进球。
亨利的手球风波不经意间为南非世界杯奠定基调。虽然汉森没有执法世界杯,但还有拉里昂达,还有罗塞蒂。英国BBC著名解说员约翰·莫特森在他的自传中曾经写过,“体育解说员和足球裁判的工作是一个道理,你是凭借整届世界杯的出色表现才赢得了决赛主哨的机会,但一个失误就会抹杀你在整个世界杯上的发挥。”因此请别忘记那位出示14张黄牌和1张红牌,被荷兰球迷下达死亡通牒的英格兰人韦伯。世界杯,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裁判黑洞。
兰帕德的切肤之痛常人难以体会。他攻入的那粒球被英媒讽刺已经“越过门线一英里”,但是主裁拉里昂达视而不见,他的助手埃斯皮诺沙也不动声色。普天同庆疯狂的球速或许可以作为世界足联推脱的借口,但当时坐在记者席上大部分同行们都清楚地看到皮球明显越线,距离案发现场更近的边裁更难辞其咎。
第二天后,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不得不就之前一天发生的误判公开道歉,但北美人冷冷哼了一声,转身离开。到了决赛前夕,裁判这个漩涡越来越猛,主哨韦伯身上压力大得几天无法安睡。他的行踪也被全世界媒体关注着,包括去动物园散心。他拒绝采访,只为远离舆论的焦点。
有一些误判造成的压力,原本可以靠边线技术(或鹰眼技术)轻松解决。兰帕德的射门,甚至只需要足球内安置的一个芯片就可以准确无误发出正确的信号。但是足球芯片技术在欧少赛上实践过后,就以只有90%准确率的理由被取消了,而边线技术则从来未曾付诸实践。
在拉里昂达和罗塞蒂事件后,拒绝高科技的国际足联为千夫所指。迫于压力,当时布拉特表态:边线技术将成为7月国际足联大会上讨论的日程。没人对此抱有希望,果不其然在7月末苏黎世大会之后,国际足联推出了缓和的变革之策,接受普拉蒂尼在一年前的提议,在比赛中实验引进两个底线裁判。至于边线技术?国际足联似乎找到安抚之策可以继续推脱,承诺将在2010年的国际足联大会上再次商讨。
各方反应褒贬不一
越位、禁区手球和点球判罚,是主裁的噩梦。上赛季冠军杯附加赛阿森纳和凯尔特人比赛中,埃德华多在禁区内假摔引起一片哗然,随后克罗地亚人吃到欧足联两场禁赛。按照欧足联的裁判委员会判定,如果当时在底线附近能多一名裁判,就能比在身后视线受阻的主裁更清晰地看到事发过程,帮助做出正确判罚。休·加拉这样解释比起底线技术欧足联更青睐底线裁判的原因:“有人说像网球那样,底线技术能够轻易地解决禁区内的争议,但这项技术能够很好地在其他体育项目中适用,却未必会在足球运动中得到成功,因为大部分争议时刻足球都不是在草地上,而是在空中飞行。”
门线裁判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欧足联或者国际足联的尴尬?上赛季欧联杯的实践毁誉参半。在富勒姆和罗马的比赛中,主裁差点将伦敦球队的中后卫汉格兰达罚下场,但是在禁区内犯规的其实是他的队友史蒂芬·凯利。这个笑话让普拉蒂尼的老脸挂不住,当他提出这个动议的时候,法国传奇人物将底线裁判誉为“人工电子眼”,可惜这个“电子眼”非但没能沾点高科技的味道,还给主裁带来更多麻烦。
但门线裁判也不能说毫无用处。欧足联的裁判委员会成员休·加拉为这套制度辩护:“在球门后面的裁判不是底线技术的替代品。正常情况下,当一个前锋冲入禁区时裁判都在他们身后。现在有一个裁判站在门线后,他能够清楚看到前锋和后卫的正面接触情况。从最初的实践来看,额外的裁判还能在主罚角球和任意球的时候,减少的禁区内推搡的身体冲突。”
底线裁判即将进入欧洲顶级联赛,对各大豪门都将带来影响。切尔西门将切赫表达了自己的顾虑:“对我来说,如果有一个非常有力的射门反弹进门,这时不管裁判站在哪里,他都没可能看清楚。人类肉眼永远取代不了高科技。没错,规则规定足球必须100%越过球门线才算进,但是应该如何判断呢?你不知道皮球的三毫米或者半厘米是否还未越线。高科技是不是会更好?当然,这点毫无疑问。”遗憾的是,不管舆论还是球员都不能左右国际足联对高科技的排斥态度。在冰球、网球等体育项目中广泛推行的电子眼,始终无缘足球场。